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
首页碧曦[快穿] 分段阅读_第 64 章

分段阅读_第 64 章

    碧曦[快穿] 作者:柳亦瑜

    以搪塞为多,流露出根本不愿续订的意思。这两部尚书都是元朔帝的心腹,自是按照元朔帝的意思。

    突厥使团来大魏日久,至今寸功未立,而按照惯例,元朔帝若是提出要送他们离开,他们根本找不到理由来拒绝。

    突厥新可汗认为,大魏近百年来都是和亲纳贡,虽然有过几次比较大的战争,但从未打到过突厥腹地。大魏农耕之地,民风思定,大族纷争,也负担不起如此巨大的军资,如此绵长的粮草供应。而突厥则正好相反,多来年,一向是以战养战,走到哪里抢到哪里,从来不自备粮草。何况突厥全民皆兵,民风彪悍,又有数倍于大魏的好马。大魏畏惧突厥近百年之久,仅仅是续订合约,给突厥一个喘息的机会,应该是再容易不过。

    他们此次带来的新合约,不仅没有要求大魏再嫁公主过来,而是主动送上了突厥的郡主,不再让大魏陪嫁大量的金银粮食,还不够展现诚意吗?

    新立的突厥可汗乃是由一条血腥杀戮得来,他们无功而返,等待他们的,绝不是元朔帝这般看似温柔的笑容。

    到时候,只怕他们连死,都是奢望。

    因此,突厥使团只得再三拜会大魏朝中亲近突厥的大臣,威bi利诱,造成一股不可阻挡之势。

    安乐郡主之事一直悬而未决,陛下又展现出偏向主战派的意思。此时正值安乐郡主夫君广宁侯世子因言及突厥获罪,他们正好可以以此为突破口,问罪安乐郡主,迫使元朔帝同意与突厥续订合约。

    只是唯一出了变数的便是,安乐郡主竟然在短短一日内便与广宁侯世子和离,搬出了广宁侯府,回的还不是娘家吴国公府,而是御赐的安乐郡主府。

    更离奇的是,据说安乐郡主昨日就与广宁侯世子刘克庄和离,和离文书当日就送到了宗人府。

    这简直堪称京城今年难得一见的大戏,戏台上的戏文都没有这么精彩。

    估计不出三日,天桥下的说书人,都要开始说起某郡主和某侯府世子的二三事了。

    这帮耍了一辈子嘴皮子的文臣自然不会就这么输给广宁侯这些武将,韩国公当即反驳道:“和亲突厥,乃是自太祖以来就立下的国策。如今尔等一再提及要与突厥一战,撕毁合约,可知此乃数典忘祖,违背祖宗之命。如此不忠不孝之事,你们竟妄图唆使陛下为之!”

    第39章

    韩国公作为太后的嫡亲胞兄,对于元朔帝把太后移至行宫,本就心有不满,一直图谋能够以孝道迫使元朔帝迎太后回宫。有太后坐镇后宫,后宫又没有正宫皇后,无论是掌控元朔帝后宫,还是以孝道压制元朔帝,都对于太后一系有莫大的益处。

    退一万步说,元朔帝至今尚未有子嗣。若有万一,太后就可以元朔帝嫡母,当朝太后的身份,扶立新君。届时,要扶立哪位新君,还不都是他们说了算。

    这一切的前提则是,太后能够名正言顺地回宫,而不是好似犯了错似的避居行宫。

    如今元朔帝yu要违背祖宗训导,撕毁与突厥的和约,兴起战火,实是送上门来的把柄。只要他们一口咬死是元朔帝不忠不孝,再提及避居行宫的太后,未免天下非议,顾忌自己的面子,元朔帝还不是得乖乖地把太后迎回。

    吴国公早与韩国公有了默契,又与弟弟一样,乃是正正经经的科举出身,两榜进士,自负才学,说得更是引经据典,义正言辞:“子曰,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陛下乃先帝之子,太祖之后嗣,高祖之玄孙,太宗之孙,高宗之子。子效父祖之命,不违先祖之言,方是孝之一字,方为天下表率,方为万民敬仰。尔等武夫,竟要违背先祖遗训,妄动干戈,是要让陛下因为不孝之名,被万民指责,为青史唾骂吗?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为当世大儒,已是天命之年,一向以孝为先,立身处世更是处处标榜自己的cāo守品德:“陛下容秉。子曰,爱亲者,不敢恶于人;敬亲者,不敢慢于人。爱敬尽于事亲,而德教加于百姓,刑于四海。盖天子之孝也。


同类推荐: 排他性(bdsm)不完全退火我和我的女友们我成了DIO的恶毒继母宠娇儿(父女产乳高H)[流星花园同人]攻略Ren花泽类的正确打开方式共生(母女 futa)[火影]论以4399小游戏统一忍界的可行性